奧運科普:博爾特連奪奧運金牌因為訓練愛吃麥當勞?
來源:騰訊科普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8-06
瀏覽次數:990

流傳說法:里約奧運會,“閃電”博爾特再次技驚四座,輕松獲得男子100米、200米以及4*100米金牌,獲得個人奧運第九金。最近,一份關于博爾特的飲食清單在網絡流傳,清單內容讓人大跌眼鏡:博爾特的日常三餐除了麥樂雞塊,就是薯條和蘋果派,他還因此獲得了“垃圾食品收割機”的稱號①。博爾特訓練只吃麥當勞嗎,“垃圾食品”真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?

較真鑒定: 假謠言

查證要點:

1在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期間,博爾特都對麥當勞情有獨鐘,吃掉很多“垃圾食品”。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,為了保持競技狀態(tài),博爾特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。比賽成績的好壞與是否吃麥當勞無關。

2對于運動員來說,高能量食物的攝入,是以保持訓練為前提的,所以,即便他們吃很多高熱量的食物,也會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消化掉。和運動員相比,一般人由于沒有高強度的訓練和能量消耗,所以在面對“垃圾食品”時應該保持謹慎。

undefined

的確,因為不喜歡吃中國菜,博爾特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平均每天吃100個麥樂雞塊

“博爾特愛吃麥當勞”不是一個新鮮話題,早在2013年,美國時代、ESPN、雅虎體育等媒體就報道過此事,這些報道的信息源都來自同一個地方,那就是博爾特的自傳——《博爾特:比閃電更快》。在這本書中,博爾特坦承了自己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飲食情況:

“剛開始,我吃一盒(20塊)麥樂雞塊當午餐,晚飯再吃一盒。第二天再吃兩盒當早餐,另外一盒當午餐,還有一些留給晚餐。除了這些雞塊,還有薯條和蘋果派。”②

據博爾特自己統計,他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大約共吃掉1000塊麥樂雞,以10天的時間來算的話,相當于每天消耗100塊——這個數字也正是媒體報道的重點。

除了在自傳中提及,博爾特在參加一檔叫做The Arsenio Hall Show的脫口秀節(jié)目時也直言自己在比賽前會吃麥樂雞塊,甚至還開玩笑地說麥樂雞塊確實很有效,是他的加油棒,因為即便狂吃麥當勞,他在北京奧運會還是拿了3枚金牌。③

undefined

不僅在北京“大吃大喝”,在倫敦奧運會期間,博爾特也始終保持著對“垃圾食品”的熱情。在倫敦奧運會100米比賽結束后的采訪中,博爾特公開了自己比賽前的食譜:

“我吃了一些大蕉,一些炸土豆餅、水果,然后還有一個麥當勞的肉卷。午飯吃了米飯、豬肉以及一些蘋果汁。”他甚至還自我調侃,“請不要評價我,肉卷里面還是夾有蔬菜的?!雹?/span>

除此之外,他還坦承自己在倫敦奧運村吃了很多麥當勞的雞塊,另外香辣雞翅也是他的最愛。⑤

隨著年齡的增長,為了保持競技狀態(tài),博爾特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

然而,在最近一次對博爾特的采訪中,GQ雜志卻給我們提供了一份截然不同的食物清單,在這個清單中,我們不僅看不見“垃圾食品”的蹤影,而且發(fā)現食物營養(yǎng)搭配均勻。

“早上起來吃雞蛋三明治,午餐吃意面和腌牛肉,晚飯則是牙買加餃子和烤雞,然后一整天都會配以芒果、菠蘿和蘋果等水果⑥”。有媒體甚至直接以“博爾特成為素食主義者,放棄肉食,改吃蔬菜”為標題進行報道。⑦

undefined

原來,為了備戰(zhàn)接下來的比賽(里約奧運會),博爾特需要時刻保持體重。在教練和營養(yǎng)師的強烈要求下,他開始多吃蔬菜,其中就有他的“超級武器”——牙買加山藥。據媒體報道,每一杯山藥只有177卡路里的熱量,但是卻包含34%的人體日常所需的維生素C、40%的維生素B6,以及26%的鉀⑧。

不過,拒絕炸雞和香辣雞翅的誘惑,對博爾特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,CNN 甚至把他形容成一個被媽媽訓斥要多吃蔬菜的小男孩⑨。除了飲食習慣外,博爾特還在調整自己的作息規(guī)律。這對他來說也是相當困難,因為他以前一直習慣熬夜,經常半夜玩游戲或者看電影。⑩

博爾特調整自己的飲食作息習慣,是非常必要的。事實上,本次奧運會博爾特雖然依舊連續(xù)奪冠,但具體成績比起巔峰時期已經有了明顯下滑。如果還像北京奧運時只吃雞塊,恐怕成績會受到更大影響。而且,盡管博爾特稱這次是他最后一次參加奧運,但畢竟還沒有退役,為了繼續(xù)保持狀態(tài),也要跟麥當勞說再見才行。

換言之,博爾特之所以在北京奧運時吃了1000塊麥樂雞還能創(chuàng)造那么厲害的成績,主要還是得益于他的驚人天賦和年輕的身體。年紀大了后依然這么做是不行的。

對于運動員來說,高能量食物的攝入,要以保持訓練為前提

有媒體根據博爾特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飲食,計算出他的能量攝入情況,發(fā)現博爾特在10天的時間里總共攝入59000卡路里能量、3000克蛋白質,以及4000克脂肪。如果以單天算的話,他每天還消耗了2220毫克的鈉——這個數字是日常建議攝入量的5倍。⑾

運動員中的“大胃王”不止博爾特一人,美國“飛魚”菲爾普斯也特別能吃。根據美國《紐約郵報》的報道,菲爾普斯每天會進食12000卡能量的食物,這些食物里面不乏奶酪、意面和巧克力棒。⑿

undefined

但是,不管是博爾特,還是菲爾普斯,即便攝入這么多“垃圾食品”,也未對他們當時的競技狀態(tài)產生負面影響。博爾特連 續(xù)兩屆奧運會都獲得男子100米、200米和4*100米三項比賽的冠軍,菲爾普斯在游泳領域獲得的成就大家也有目共睹。

問題的關鍵就在“運動員”身上。據美國一位運動醫(yī)學專家所說,像菲爾普斯這樣的訓練強度特別大的運動員,他們不需要擔心減肥的問題,而是要考慮自己所吃的東西能否補充所消耗的能量。如果不能做到的話,他的身體和肌肉就不會恢復,也沒有足夠多的能量支撐他進行下一個比賽⒀。換句話說,即便他們吃那么多高熱量的食物,也會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消化掉。

當然,除了高強度的訓練外,運動員自身的天賦和身體素質也很重要。例如,博爾特最有力的競爭對手,美國短跑運動員賈斯汀·加特林雖然自己也很喜歡吃披薩和熱狗,但是在教練的控制下不得不放棄⒁。即便如此,和賽前狂吃麥當勞的博爾特同場競技,加特林還是落了下風。

和運動員相比,一般人由于沒有高強度的訓練和能量消耗,所以在面對“垃圾食品”時應該保持謹慎,要注意自己的攝入和消耗的對比,不然,過多油炸食品會造成脂肪的堆積,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。


歡迎掃碼入群!

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
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!



聽說,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。
做科普,我們是認真的!
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
加入科普活動群
  •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
  • 認識科普小朋友
  • 成為科學小記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