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科普:柴達木的紅寶石
人文科普:柴達木的紅寶石
科普中國作者:
12-03
2020
人文科普:關(guān)于元旦
人文科普:關(guān)于元旦 按字面意思解釋,“元”謂之“首”,“旦”謂之“日”,因此“元旦”可以引申為“新年開始的第一天”。
歡度元旦 這些常識不能忘 科普中國-科學原理一點通作者: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2019年十大考古事件--青藏高原發(fā)現(xiàn)丹尼索瓦人頜骨
人文科普:2019年十大考古事件--青藏高原發(fā)現(xiàn)丹尼索瓦人頜骨、  據(jù)國外媒體報道,目前,《考古學》雜志最新公布2019年十大令人興奮的考古事件,其中包括:
新浪科技作者: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腳踏“千層餅” 紫禁城屹立600年風雨中
人文科普:腳踏“千層餅” 紫禁城屹立600年風雨中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(今故宮博物院)始建于1420年,為永樂帝朱棣令工匠在拆除元代皇宮的基礎上肇建。
科技日報作者:周 乾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最古老“漫畫”--4.4萬年前人類祖先具有復雜想象力
人文科普: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最古老“漫畫”--4.4萬年前人類祖先具有復雜想象力  大約4.4萬年前,一位藝術(shù)家手拿畫筆,爬上了一座印度尼西亞島嶼的巖壁。也許是受到精神幻象的啟發(fā)
中國科學報作者:付嶸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深藏故宮里的古老“3D打印”技術(shù)
人文科普:深藏故宮里的古老“3D打印”技術(shù) 紫禁城(今故宮博物院)擁有世界上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(jié)構(gòu)古建筑群,含有房屋9000多間。
科技日報作者:周 乾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紫禁城的黃金外衣是怎么“穿”上的
人文科普:紫禁城的黃金外衣是怎么“穿”上的 作為世界上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,紫禁城已有近600年的歷史。即使歷經(jīng)時間長久,紫禁城古建筑仍向世人展示其金碧輝煌的外表。
科技日報作者: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千萬年前猿類化石帶來人類直立行走新線索
人文科普:千萬年前猿類化石帶來人類直立行走新線索  英國《自然》雜志日前發(fā)表的一篇演化學論文,報告了在德國發(fā)現(xiàn)的一種此前未知猿類的化石。這種猿類大約生活在1160萬年前的中新世
科技日報作者:張夢然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 揭開絲綢之路古城拉甫卻克的面紗
人文科普: 揭開絲綢之路古城拉甫卻克的面紗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王永強幾個月來百思不得其解:從哈密市拉甫卻克墓地墓葬的發(fā)掘情況看,這明明是唐代新疆地區(qū)中等規(guī)模以上的墓地
光明日報作者:
12-02
2020
人文科普:考古為大唐西域傳奇再添新故事
人文科普:考古為大唐西域傳奇再添新故事 “絲綢之路上,考古太有料了!”11月22日,國家文物局召開“考古中國”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,聚焦近期古代絲綢之路沿線重要考古發(fā)現(xiàn)。
光明日報作者:李韻
12-02
2020
首頁1...115116117118119120121...260末頁